从福建林业“碳票”交易案例,看碳交易成本的诸多不确定性...
网络图片,感谢摄影者
前段日子,写了一篇小文《碳排放的成本,如何消化和传导?》,要表达的主要信息是:碳交易将增加企业的成本,所增加的成本,凡是超过企业自身消化能力的,都会想办法向下游传导,最终将会导致物价或多或少的上涨。而今天的讨论,则侧重于成本的两种类型,直接的碳成本和很容易被忽视的、间接的、隐藏的交易成本以及成本和定价的诸多不确定性。
福建的森林覆盖率接近67%,连续40年全国第一,这其中既有苍天的赐予,也有人为的贡献。这两天在学习福建三明市林业系统创新“碳票”、“林票”一事,颇有体会,更颇有疑惑和不懂,端出来,与大家伙儿讨论一下,向有关专家请教一番。
1. 不同的林地,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,为啥差距这么大? |
公号“碳中和专委会”的有关报道说:“5月18日,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代表全村领取了一张编号为“0000001”的林业“碳票”,这是全国首张林业“碳票”。这张“碳票”上清楚标记着基本情况:常口村3197亩林地,在过去5年期间,林木自然生长量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为12723吨。”
我们掐指一算得到:常口村这片林地平均每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是12723/5/3197=0.796吨=796公斤。一亩林地一年到底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,应该与至少下面因素有关:1. 树种,2. 林地密度,3.平均树高和树冠大小,4. 日照、气温和降雨等气候因素,5.海拔高度,6.土壤,7.二氧化碳供给量...。我相信,林业部门和相关研究部门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、科学的评估方法。
另据浙江某官媒报道:“一亩树林每天可吸收67公斤的二氧化碳”。计算可得 :一亩林地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67X365=24455公斤,由此可见,这个数据比福建三明市常口村的那片林地,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大了30倍。如果双方的数据都是正确的,那么这给我们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:今后种什么树很重要! |
由此我想到:无论是森林、草地等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当量,还是企业(尤其是高耗能制造业)排放二氧化碳的当量,其核定是一件大事。因为这是碳交易的基础。如果这个东西搞错了,买方和卖方,总有一方就成了冤大头。
2.碳排放当量如何定价? |
有关报道又说:“福建**镍业科技有限公司便以4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其中1张“碳票”,买下了2723吨碳减排量。”,计算得知,这项交易的单价是40000/(2723X1000)=0.0147元/公斤二氧化碳。相当于每吨14.7元。比另一家每吨10元一次性购买三个“碳票”的福建**碳汇科技有限公司贵了不少,由此可见,批量购买可以获得“批发”的大幅度优惠,这很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,只买一斤与把这一堆菜都买走,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。这给未来碳市场交易提供了一个挣钱的思路:线下大宗购买,线上零售交易,赚取差价。
尽管浙江的林地比福建三明的某片林地具有了30倍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,但林地吸收二氧化碳的当量成本,无疑是所有行业最低的,尤其是苍天赐予我们的那些天然森林,其成本简直就是0,怎么卖都“赚钱”。
与林地相比,制造业企业的碳排放成本不仅很高,而且更难确定,我自己感觉是太复杂了,制造业的碳排放成本直接影响了其碳权交易的成本。从宏观上讲,我国去年的GDP大约是100万亿人民币,去年全国”人为“碳排放大约是102亿吨,计算得到:大致上,每1个GDP元产生1公斤的碳排放。也就是说,理论上绝不会在交易市场上出现1公斤二氧化碳超过1元的交易价格,因为1元的GDP包含了太多的东西,其中的碳成本仅仅是很小一部分。
我们做一个制造业的假设。
一家制造业企业为一项技改投资1亿元人民币,其中,90%的投资用于改善产品质量、提高产品产量和制造效率,其中只有10%的投资用于节能改造,节能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吨。假设这项技改的寿命周期是10年,那么1亿元中的10%,即1000万元换取10年周期的1万吨碳排放,那么,这家企业这项技改的碳排放投资成本,可以理解为:1000万人民币/1万吨=1元/1公斤碳排放。后经有关部门核算,这10年10000吨的碳排放比该工艺路线行业平均碳排放还节省了5%,那么节省下来的500吨二氧化碳,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易,把投资换回来一些,那么接下来至少会发生三个大问题:
1、这结余下来的500吨碳排放该如何定价?如果按照投资成本定价(1.0元/公斤),会有人买吗?不会的,因为这比交易市场上,老天爷馈赠的、几乎没有成本的森林碳排放贵多了。
2、既便是有人脑子短路了愿意按照这个价格去买,那么该企业最多也只能收回投资每公斤1元X500吨=50万元,平均到每年也就是5万元,区区这点小钱儿,这家制造业还要费劲吧唧的去交易,还有这个必要吗?注册交易用户、购买交易程序、培训专职的交易人员,这些车马劳顿的潜在成本,不知道会是多少?一个专职交易人员的年工资恐怕也不止是5万元吧。
3、将来,我们有可能会发现,制造业的碳排放成本是很高的,潜在的交易成本也很高,制造企的企业,有可能会再三平衡后决定:今后的扩大再生产和技改,不会把碳排放目标和责任当成重要任务,只要与行业工艺水平的平均值基本持平就OK,如果缺一点,就去市场买一点。如果自己也不想承担潜在的交易成本,那么,就请交易商”代理购买“,未来的”代购代销“也许有可能成为交易商的一个副业、甚至某些交易商的主业。
但是,问题又来了,这种貌似很有前景的“代购代销”,甚至有人称之为前途无量的“撮合交易”,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,竞争门槛很低,几乎就是拼人际关系、拼佣金折扣的“博傻”游戏,就像2017年我判断的新电改之”纯售电模式“那样,轰轰烈烈开始,一地鸡毛结束。 面对这个喧闹的世界,最珍贵的是冷静,是静下心来把最基本的人性问题搞清楚,尤其是针对碳交易这个制度驱使的、具有强迫性的交易市场。有机会的卖家都想卖,而“买家”们未必真的都想买,至少不是发自内心的、自愿的,这是市场最基本的人性。未来,是人性战争制度,还是制度战胜人性,我现在不知道,但总体相当不乐观。 |
其实,碳交易的碳当量成本,是用其产生的成本,还是用排放后处置的成本,应该是一个大的话题,如果用前者,每个行业甚至于每个行业里的细分作业类型,都不相同,这就相当于打乱仗和乱打仗。如果用后者处置成本,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,而且政府定价的话语权,陡然增加了很多。
3. 碳排放的潜在交易成本 |